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学习园地 | 项目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走近宋庆龄 | 联系方式 | ENGLISH


每日学习

教育品牌
宋庆龄幼儿园
和平天使幼儿园
 
【每日学习】传承中的特色发展(八)
时间:2021/11/25 访问次数:354

家园共育,校内外联动(二)

发挥校外教育第二园地育人功能
宋庆龄认为,缔造未来的工作并不是父母与教师的专职,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关心和参与,共同承担培养下一代的社会责任。她多次在文章中指出:“关心爱护儿童已是我们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在宋庆龄诸多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中,涉及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几个群体,她分别使用了“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保育工作者”“儿童工作者”这些称呼,看似都是与儿童与教育有关,内涵外延无明显区别,但细细读来却很耐人寻味。“教育工作者”和“保育工作者”两者区别前面略有论述共同点是这两者都是在学校机构中的。再来看看“儿童工作者”,从《儿童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中可见端倪。“无数教育工作者像园丁培养花朵一样培养着儿童……文艺工作者为儿童编写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儿童读物,演出了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儿童电影、戏剧。医务工作者为保护儿童健康,消灭危害儿童的疾病而刻苦钻研、勇敢创造”。这里,所有为儿童服务的,包括教师、作家、演职人员、医生等等都是儿童工作者,这个概念与“儿童教育工作者”“儿童保育工作者”用词上的不同。恰恰反映了宋庆龄社会教育思想的核心——“培育儿童的工作,涉及整个社会,关心儿童,人人有责”。
因此,“全社会都应该以对党和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加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一方面,为儿童健康发展创造硬件条件,“把最好的建筑物作为儿童校外活动的场所,并且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充实儿童活动场所的设备”。她亲自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座少年宫,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她极其重视社会资源对儿童的影响,并认为这是进行校外教育的广阔天地。另一方面,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一般的生产单位要欢迎儿童去参观,帮助学校进行整套的生产技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每一个成年人成为儿童工作者的氛围。“著名的作家们要为儿童写作;先进生产者们要经常和儿童见面”“革命长辈、各个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们讲述革命斗争的故事,讲述先进事迹,讲述家庭史、村史、公社史、工厂史,主动地和现在的孩子们比童年,使孩子们受到生动形象的教育”“文艺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要积极为孩子们创作文学读物、科学读物、图画故事、戏剧、电影、歌曲、童谣,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受到教育”。千万“不要把儿童写作看成大材小用,也不要借口不熟悉儿童生活而不敢动笔”,而应该明白,如果能“深入工厂、矿山、农村”,“和儿童交朋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士,街道居民,退休的老工人,都来关心孩子的教育工作,尽量多为他们创造课余校外的活动条件,做孩子们的辅导员,使他们的生活过得丰富、愉快又有意义。”她要求生活在孩子们周围的每一个成人,都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发挥模范作用,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家庭、社会环境,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及精神食粮。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外教育机构发挥着第二园地的育人功能。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机构,但也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图书馆等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场所。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非常重视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合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发挥综合优势,提升育人品质。在中国福利会内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儿童时代社是宋庆龄亲自创建的校外教育单位,是实践宋庆龄教育思想的场所,数十年来,以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鲜明的兴趣小组活动、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和儿童戏剧作品参与了对少年儿童的整体教育,丰富活跃了广大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的幼苗。
 

1.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具有其他爱国主义教材和课堂没有的独特资源。每年清明节,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的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宋园路上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宋庆龄陵园,以自己的方式瞻仰、纪念敬爱的宋庆龄奶奶,孩子们在幽静肃穆的陵园里,在宋奶奶雕像前,集体默哀并深深鞠躬;孩子们依次来到宋奶奶的墓碑前,献上事先亲手制作的小黄花,以表达对宋奶奶深深的思念和无比的敬仰。通过了解宋奶奶的事迹,孩子们对自己的幼儿园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宋奶奶来过这里,我们的幼儿园就是奶奶创办的”!纪念活动不仅让幼儿为生活在宋奶奶创办的幼儿园感到幸福和自豪,也让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们重温历史、传承遗志,争做宋庆龄事业追随者,践行宋庆龄教育思想,为祖国“缔造未来”!
 

2.利用少年宫等校外活动阵地,开展科技、艺术及体育等活动

少年宫是一种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的机构,是我国校外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儿童的校外乐园和教育基地,是全方位培养少年儿童的理想场所。少年宫以多功能的教育场地和独特的教育形式,为少年儿童提供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践场所,这里是孩子们的天下,既没有成人的包办代替,也用不着生硬、呆板的灌输,有的只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需求的文艺、科技、体育等活动。正如宋庆龄所说那样:“千万个儿童在这里参加了科技、文学、艺术、音乐、绘画、雕塑和体育等小组活动,从小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独创“智乐”课程,将服务对象年龄向下延伸,开发面向2~6岁学龄前儿童的综合性课程,以陈鹤琴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和蒙台梭利教育观为指导,融合少年宫校外少儿科技、艺术教育优势,通过“艺术体验”“科学启蒙”“语言运用”“思维逻辑”“健康3Q”“体能拓展”六大教育模块,营造启蒙教育活动宽松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小班化”“游戏化”等教育特色,促进儿童心智的全方位成长。
 

3.依托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社区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社区丰富的人文和地理资源、物质和文化资源可以说都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的教育活动是生动、具体、直观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幼儿园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社区,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一直深入挖掘社会资源,结合课程内容、节庆活动、主题活动,邀请消防队员、解放军、儿科医生、绘本作家、戏剧表演者等社会各行各业人员,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讲解各类相关知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幼儿园课程,也给予社会上很多关心儿童工作和儿童教育的人群一个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机会。
 

4.利用博物馆等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摆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博物馆不仅是宝贵的社会文化资源,更是极为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博物馆就像一本本立体的教科书。在基础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今天,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博物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充分发挥校馆联动作用,优势互补,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优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福利会学前教育机构努力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衔接,经常组织幼儿去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名院校、名古迹、名景区、历史纪念地,开展参观、寻访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包含少年宫、出版社、儿童艺术剧院在内的校外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福利会幼儿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补充部分,成为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科技、艺术、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校外教育应该给儿童更大的舞台去施展才能,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过程,更广的领域去观察思考。努力实现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接轨,基础教育与终生教育的联通,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多赢化的局面,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一片蓝天。
 
文章摘录自《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沈媛媛编著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