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学习园地 | 项目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走近宋庆龄 | 联系方式 | ENGLISH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

教育品牌
宋庆龄幼儿园
和平天使幼儿园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的源泉(十)
时间:2019/12/31 访问次数:1160

海外生活经历的教化

 
宋庆龄是爱国的,但从不故步自封。她主张学习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她与许多国际友人保持密切联系,有的成为一生挚友;她依靠国际组织、国际友人开展了很多活动;她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创办杂志,广泛宣传,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战争年代,联系美国家庭助养中国孩童,募集海外资金资助革命地区的学校;和平年代,邀请美国专家耿丽淑指导她创办的幼教机构的业务工作,选派业务骨干赴海外学习。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开阔包容的眼界与她数年海外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宋庆龄15岁之前是在国内接受教育,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塾。该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英文、历史、地理、宗教、刺绣及烹饪等。除语文课外,一律都用英文教学。由于该校的英文教学一直坚持高标准,在家庭中又有父亲的辅导帮助,宋氏三姐妹在英语启蒙方面受益匪浅,为她们日后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打下了坚实基础。
 
1907年夏,15岁的宋庆龄作为清末首批官费留美女生(共4名女生),带着妹妹宋美龄(当时10岁,因年龄不足,不属于官费生),在姨夫温秉忠的护送下,乘坐“满洲里”号邮轮,漂洋过海,赴美留学。她先在父亲考察过的新泽西州萨米特镇的波特温学校补习语言,宋庆龄自述曾在那里学习过法文和拉丁文,这是大学入学必考科目。宋庆龄学习认真,喜欢阅读,常到学校对面的镇图书馆去借书。馆长路易斯·莫里斯发现,这个“严肃的姑娘”,贪婪地阅读成年人读的小说、传记和历史等。这些书“远远超出她那个年龄的普通姑娘的品味”。在波特温就读期间,宋庆龄还曾在新泽西州和美国南部做过家庭教师,深入美国家庭了解当地民俗民风。
 
在波特温学校就读一年后,宋庆龄进入美国南部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学习,该学院于1836年注册成立,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所经特许创办的女子大学,校训是“妇女优先”。据该校老师回忆,宋庆龄是“一个有学问的、严肃的和有理想的学生,她温柔而好思考,对哲学课尤其感兴趣”。校友霍莉黛说:“宋庆龄非常用功,从不漏掉任何一门功课的作业,总看见她在学习。”她的老师曾评价她:“在英文课的班上,她写的文章最好。”这与从小父亲有意识培养她们广泛爱好有关系,宋庆龄在校期间,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学有所长,对历史和哲学也很感兴趣。校刊中留有宋庆龄社团活动记载:“1912—1913年,校刊《威斯理安》文学编辑;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
 
宋庆龄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就读直至1913年6月毕业。在美国六年时间,正值青春年华,是个人意识、独立想法、性格气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系统的美国教育对她的成长必定是影响深远的。她自己这样说:“我在美国度过我的青年时代,受过美国伟大的民主传统的熏染,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伟大的力量之一。它的文化,成为我所接受的教育的一部分,这对于我的祖国,十分需要民主精神的祖国,是非常珍贵的。
 
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民众自由、平等、文明的生活,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还有保障这些的基础——民主法治的国家制度,给她带来极大冲击,使得她对当时国内封建专制统治和清政府腐败深恶痛绝,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抱有极大同情,对祖国落后现状和未来命运有着深深忧虑。美国求学经历也让她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可以直接促进一个人的文明化程度,促进人类思考,追求进步,从而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所以,她重视教育,将教育与国家未来联系在一起,希望借此提升国民素质,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1980年8月,宋庆龄晚年在北京接见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时还谈及“教育是关系到中国前程的关键”。她特别强调孩子们第一任务就是要学习,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有所长,才能发挥作用;同时,要重视个人素养提升,培养优雅的情趣情操;还要孩子们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勇敢坚强的品质等等,这些都是美国生活和美国人民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她期望国家进步的一个方面。
 

除了在美国求学的六年,为实现孙中山以俄为师、以德为师的遗愿,宋庆龄于1927年开始,旅居苏联、德国。在柏林等地的三年,她不是过寓公生活,而是勤奋学习,寻求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知识、历史经验、社会人文对中国发展的启示,与同在柏林的邓演达一起研讨如何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围绕中国革命问题潜心研究,寻找出路。这段生活,虽然很难说与她日后领导的儿童教育工作有多大关系,但是这种游历对她理解接纳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形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教育眼界一定有所裨益。

 

文章摘录自《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沈媛媛编著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