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学习园地 | 项目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走近宋庆龄 | 联系方式 | ENGLISH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

教育品牌
宋庆龄幼儿园
和平天使幼儿园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如何让孩子有担当、懂感恩? | 双“特”战“疫”
时间:2020/4/2 访问次数:1613

新冠肺炎疫情宅家时期,除了让孩子坚持规律的居家学习,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

 

如何通过此次疫情让孩子拥有感恩之心

 

孩子犯错后如何积极引导,并培养他的担当意识

 

孩子无缘无故闹情绪家长又该如何疏解?

 

北京市特级校长,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张文凤校长为您支招!

 

孩子突然晴转阴?

疫情期间如何疏解孩子焦躁心情

 

 

这次疫情像是一场突击的考试,我们的孩子不能走出家门,还要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长期蜗居在家中,离开了群体,很多孩子出现焦躁的心理现象。那么如何让孩子正确地释放情绪并积极引导呢?

 

孩子突然晴转阴,疫情期间疏解孩子焦躁情绪的三点建议:

 

01

让孩子能够多和伙伴沟通

 

我们的家长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视频或者电话跟他的好朋友或者亲戚多一些聊天。可以谈天说地,也可以分享一些见闻,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02

希望我们能够多一些亲子互动

 

比如有的家长就在客厅里把桌子就当成了球台,然后父子之间互相切磋乒乓球;还有的母女之间共同来制作美食等。要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提升孩子幸福感。

 

03

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并进行实践和探究。比如说做一些科学的小实验,还比如说把家里的一些老物件改造一下,或者种植一些植物,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其实是让孩子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这个世界真的是丰富多彩的,五花八门的。当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很大,他们的焦虑情绪也可以得到一些缓解。

 

 

如何让孩子懂得感恩并拥有担当意识?

 

 

小学生巴子慧的妈妈是一名社区的基层工作者,每天都得坚守在社区门口,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测体温。同时,她还是隔离人员的后勤保障员,每天要给这些隔离人员倒垃圾、送快递,有的时候一忙到半夜才能回家。

 

妈妈的坚守激发了小巴子慧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和对小家的担当之心。在疫情期间,她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一日安排,还把弟弟妹妹的安排也做好,并帮助家人做一些简单的饭。

 

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可以这样做:

 

01

身体力行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就要先成为这样的人。

 

02

构建良好的家风

 

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在良好的氛围中,孩子们会受到浸染。感恩是一种家风,也是一种传承。

 

03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不要都去包办代替。要让孩子自己来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累积起来,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能提高。

 

培养孩子担当意识,家长可以这样做:

 

01

不要给孩子的成长设定过多的限制

 

孩子就是在摔跟头、犯错误的过程当中,逐渐勇敢、收获、成长的。他们的责任感、担当意识也就这样练出来了。

 

02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担当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大家应该合作分工。在做事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里有存在感。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在家中不单是被呵护的,他也能服务别人,这个家需要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担当意识也就慢慢的培养起来了。

 

03

慢下来

 

孩子的优秀品质是需要慢养的,让我们慢下来,静待花开,等待孩子的成长。

 

 

 

三句话!

家长在育儿过程中要掌握这些原则

 

 

在陪伴孩子长大,与孩子一同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但是,多一些聆听与分享,可以让家长与孩子更加从容、积极的面对一切。

      有着30年教育经验的张文凤校长,想对大家说:

 

01

和孩子捆绑成长

 

如果把我们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捆绑在一起,在尝试做更好的父母,做更好的自己方面,跟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共同成长,共同面对挑战,是不是效果会不一样?

 

02

让孩子在规矩和自主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实规矩主要是针对孩子的德行方面而言的。比如说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等这些传统美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这些都是孩子做人的底线,家长要为他们把握。

 

自主是针对孩子的思维而言的,我们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思维,可以让他们天马行空,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好奇心,保证他们的自信心。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一定会更懂事、更明理、更独立。

 

03

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看事情,不要把让孩子害怕当成教育的捷径。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给他们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感悟成长,能够独立的去做一些事情。

 

文章来源:首都教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