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学习园地 | 项目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走近宋庆龄 | 联系方式 | ENGLISH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

教育品牌
宋庆龄幼儿园
和平天使幼儿园
 
每日学习
【每日学习】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一)
时间:2020/1/7 访问次数:1700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就从哪里开始。本节以时间纵轴,将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与实践形成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列出主要观点和代表作,并探讨这其中的关联,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她对儿童教育、儿童工作的认识和思考,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而变化的过程,有循序渐进、逐步细化的发展态势。当然,历史只是过渡带,没有绝对的分水岭,因此仅将这种划分作为梳理宋庆龄儿童教育思想的参考。
一、萌芽期(——1925)
从幼年到1913年大学毕业,是宋庆龄自身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她善于思辨,从自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对教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大学时期她关注更多的是中国社会问题和国家未来命运走向,但从她在威斯里学院院刊发表的多篇文章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她对教育最早期的关注。这一时期宋庆龄撰写的比较重要的文章是《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和《现代中国女性》。
其中,《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一文预测了受过先进文明教育的留学生对推动中国进步的作用,充分表达了她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这篇文章还特别提到中国应该吸取西方教育重视的一个部分“智体并育”。《现代中国女性》中认为基督教推动了中国教育平民化,让更多妇女有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妇女,可以比别人承担更多的义务。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虽然还没有关于儿童教育的文章或是表述出现,但是宋庆龄已经表现出对教育推动社会进步的充分肯定,只不过更多关注的是大教育、成人教育的范畴,这是她日后逐步聚焦到儿童教育、儿童工作的前期阶段,是儿童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
从美国留学归来到孙中山逝世,这十多年宋庆龄没有多少著作问世,留存的资料大多是与美国友人阿莉和日本友人梅屋等的书信,内容比较零散。1924年,她曾用英文致函外国友人白塞拖,附录两篇介绍她本人生平和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函稿,一篇自述了与孙中山结识、结婚的经过,另一篇介绍了孙中山关于民治、民有、民享政府的具体设想。这是宋庆龄在孙中山并肩战斗过程中思想迅速成长的时期,虽然我们没有找到与教育直接相关的论述内容,但是可以肯定地推断,随着她对着中国社会问题认识日渐深入,对国家前途命运思考更加深刻,一定会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有所思考,并折射在她日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当中的。

 

文章摘录自《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沈媛媛编著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