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经历的教化
除了在美国求学的六年,为实现孙中山以俄为师、以德为师的遗愿,宋庆龄于1927年开始,旅居苏联、德国。在柏林等地的三年,她不是过寓公生活,而是勤奋学习,寻求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知识、历史经验、社会人文对中国发展的启示,与同在柏林的邓演达一起研讨如何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围绕中国革命问题潜心研究,寻找出路。这段生活,虽然很难说与她日后领导的儿童教育工作有多大关系,但是这种游历对她理解接纳不同人群不同文化,形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教育眼界一定有所裨益。
文章摘录自《为国树人 缔造未来》,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沈媛媛编著